- · 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》投[01/26]
- · 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》期[01/26]
- ·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版面费[01/26]
诸暨高山上的“电波卫士”!45年坚守,播出零失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建站以来,诸暨微波站未发生一起安全播出事故,多次获得上级表彰。因安全优质传输工作成绩显著,先后2次被省广电集团传输发射中心评为集体一等奖
建站以来,诸暨微波站未发生一起安全播出事故,多次获得上级表彰。因安全优质传输工作成绩显著,先后2次被省广电集团传输发射中心评为集体一等奖、3次集体二等奖、1次三等奖和多次微波电路优秀维护奖。
诸暨微波站老职工对新职工搞好“传帮带”。西施眼融媒体记者 蒋力奔 摄
紧接着,微波站又马不停蹄地改善山上员工生活设施。先后对会议室、员工宿舍、浴室、食堂和卫生间进行整修,会议室和员工宿舍装上空调和无线宽带,浴室装上热水器和取暖设备,食堂安上煤气灶、电冰箱和消毒柜,改造露天化粪池,添置乒乓球台、篮球架等健身设施,微波站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。
诸暨微波站俯瞰图。西施眼融媒体记者 蒋力奔 摄
现任诸暨微波站站长马国军,是微波站的第5任站长。正是在他的带领下,微波站硬件设施得以全面改造提升。“2018年,为变压器增容我整整跑了一年。跑部门对接立项、筹措资金等等。”马国军说,他记得与当地村子对接苗木补偿费就不下二三十趟。后来最终还是在各方的支持下得以推进,但是为电力扩容、为道路改造花的心思与功夫真不小,头发也就是在那一年开始变白的。
干净用水、安全用电,是诸暨微波站建设的又一痛点。2014年下半年,微波站通过对半山腰原有蓄水池进行扩容改造,彻底解决了秋季枯水期没水用和用水难的问题,为微波站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。2018年,经多方努力,立项实施450万元政府性投资项目—诸暨微波站电力增容及相关配套改造工程,新建高配房97平方米,低配房80平方米,按国家标准完成双电源电力设备增容和改造,另外拓宽改造配套公路二百多米,运输车辆可以直达机房,交通更加便捷,打通了制约事业发展的最后一道瓶颈。
今年是诸暨微波站建站45周年。从1983年给国家广播电视部无线局直属831台传送广播信号,2010年启动实施全省模拟微波数字化改造,2021年再次升级改造为IP化微波,2022年完成数字微波传送覆盖与光缆干线网信号联通。至此,诸暨微波站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再到IP化,以及有线无线传输融合互通的技术嬗变,节目传输和灾备能力不断加强。
微波站发动大家拿起锄头,开垦荒山,经年累月逐渐打造出一个占地近50亩的基地,种有红美人、杨梅、猕猴桃、梨、桃、柿子、橘子、胡柚、石榴、红心李等十多种水果和各种时令蔬菜,养殖鸡鸭鹅羊千余只,形成循环农业生态链。山上果蔬和鸡鸭鱼肉的自给自足,增强了职工以站为家的归属感。
党建引领,党员就是主心骨。目前微波站共有15名在编职工,其中党员及预备党员就有7名。在重要时段、节点以及重大任务之时,党员干部自觉带头值守。遇到雷雨大风暴雪天气,党员们也是冲锋一线。诸暨微波站积极打造“支部建在高山上”党建品牌,先后5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。
眼下,老一代微波人正陆续面临退休,诸暨微波站不断引进新鲜血液,“80、90、00后”正逐步接过接力棒,成为微波站的中坚力量,将“以山为家、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”的微波精神延续下去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gbdsx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7/1529.html